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沟通?
面对叛逆期的孩子,家长时常是与孩子处在对立面的角度而难以沟通。双方常见的情况是壁垒高筑,相互对抗,在这种情况下,要想达到良性沟通的目的,就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。今天,我来给大家分享以下三种沟通的方法。
1. 叛逆期的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与家长对立,一旦与家长站在对立面时,就别想让孩子再听进去你所说的话。在这种情况下,家长要想尽办法和孩子形成统一战线,只有你们是一个战线的朋友了,亲子之间的这种对抗就会缓和甚至是消失。
2. 叛逆期的孩子大部分自我意识都很强,他们喜欢自己主动、自觉的选择,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不喜欢别人的强迫与命令,只要是强迫命令的都会让他们反感,他们此时会陷在这个情绪中而不去做结果性的分辩,无论这事是对是错,他们都会选择不听,甚至明知道会失败也会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,目的就是要宣布他自己的决定权和立性。
3. 当孩子坚持自己的做法,出现了家长所预料的失败结果时,家长切记不要嘲笑和讥讽孩子,这样的话语只会加重孩子逆反的心理和对抗的力量,丝毫不会起到任何教育的作用。聪明的家长,在面对孩子挫败的时候,要无条件地做孩子的安慰者、帮助者、支持者和信任者。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因无知导致的失败的结局,将失败的事情进行外归因,如:经验不足之类的;而不要做内归因,强调孩子本身的能力不行,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
真正的养育过程一定是唠叨的,这叫做有亲情抚养。
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,要遵循四个原则。
不要打,不要骂,不要说教,不要走开。
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,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,其实问题早就出现了。
青春期的孩子,教育一定要有方法。
有时候话说到了就可以,不一定非要逼孩子承认错误,写保证书,逼急了孩子反而会对你不恭敬,要让青春期的孩子承认错误很难得。
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,但不是。
孩子在1岁前,甚至是3岁以前,是由母亲抚养。
人在生命早期是很无助的,认人是早的情感依恋,父母才能给孩子安全感。
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。
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,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。
心理发展有关键期,12岁以前称为依恋期,12-18岁成为青春期;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,青春期需要社会的参与。
孩子的心理阳光成长比智力重要。
我宁愿我的孩子是个普通的快乐少年,也不愿他成为心理压抑的学习机器。
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,就别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。
在许多人看来,带孩子参加这么多运动是浪费时间。但事实上,孩子们的天赋和兴趣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产生和激发的。**接触过网球的孩子自然不会成为网球运动员。一个**去过游泳池的孩子只有在他的自然条件适合游泳时才能被埋葬。给孩子们接触的机会,给孩子们尝试和犯错的机会,给孩子们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是值得的。即使孩子的天赋终不在这里,这些尝试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。
每个孩子都有天赋,缺少的是发现。每个孩子,尽管有他或她自己的小问题,也必须有一些优势和才能。父母的当务之急不是通过盯着孩子的缺点来否定他们,而是敏锐地感知他们孩子的特点,并把他们推向天才的方向。比尔父母的做法值得效仿。比尔回忆道:“当我们年轻的时候,我们的母亲非常关心我们的日常活动。她试图激发我们的兴趣。”我的父母将教比尔和他的姐妹各种运动,如网球、棒球、游泳、足球等。